新高考下中小学生涯教育课程建设


文/乔志宏
 
 
        在本周北京举办的新高考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建设高端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钟秉林会长及其他国内外教育专家共同见证由北师大乔志宏教授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系列“生涯发展教材”的发布仪式。教材将于今年暑期正式在全国出版发行。
 
编者按:这两天国际教育圈的刷屏事件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重返哈佛,获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核心思想是“创造一个世界,让每个人都有目标感”。同是未来的世界公民,中国“千禧一代”没有理由缺席民族复兴的盛筵与个人身心智慧的成长之旅。个性化人才的造就需要面向未来的目的感(PURPOSE),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学生选择权,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让他们真正具备效能感、意义感与责任感。
 
正文:
        新的高考改革到底激发了什么样的生涯教育需求?
        改革对中国教育是否又是一场“换汤不换药”的轮回?
        中小学生生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什么? 
        生涯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何?
 
        诸多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改革的历史进程。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提出:要避免过去“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新高考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改变应试分数作为唯一通道进入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质有两方面,一是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另一个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中国社会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要在世界上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的民族要真正崛起复兴,需要我们的国民有创造性,具备个性化发展,这已成为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是整个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节点。创新社会必须尊重多元化与个性发展。
 
        但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全国2800多所高校组成了金字塔结构,最上面是C2,北大和清华,下面是C9,第一批985,之后是其他的39所985,然后是211,二本、三本、高职高专。录取通道就是让每个学生没有个性,只有单向拼尽全力往高层爬,每个人都要在这个体系中追求高阶名校,至于学什么,则放弃选择权,这是一个垂直分化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垂直&学科专业水平分布图

        而事实上,理想的高等教育应是多学科的,对人的能力和兴趣有不同要求的水平分化系统,我们优先考虑的是喜欢学什么领域的知识,要解决什么领域的问题,而不是在哪个地方学,我们优先回答了要学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后,再考虑我能进入到这个领域的哪个层次的学府。但过去的高考是放弃了水平分类,而只关注垂直的分级,这是我们现有教育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利于个性化的发展,所有人都绑在理科总分和文科总分这个指标的战车上。放弃个性、放弃偏好、放弃才能的垂直分化,是今天基础教育最大的指导性问题。我们看到今天的高考改革方向,是尝试去面对如何从高中的九门考试科目跨越到大学12大门类、94个专业大类、469个本科专业的问题。如何衔接起来就需要一个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新高考方案带来的生涯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大学专业从过去高考结束之后填报提前到高一就要选考试科目,因为大学录取的要求跟高一的科目有关。从高考改革的深层方案来讲,要给学生提供发展的自主性,学生应该有选择权,要有选择权必须有选择能力,否则填志愿的时候学生不一定知道如何选择。
 
        对于生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它不是一个局部的教育,不是要增加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整体培养思路的转变。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生涯发展的自主性,让学生对未来有积极的关注、有好奇心、有自信心、有控制感;要引导学生了解今天所学和未来所用及未来是谁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目的感,强化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系统地探索自我和工作世界,初步决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选择,寻找特有的人生意义。
 
        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的兴趣和行为驱动,构成了选择的能力。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有行动,有改变,而改变一定表现在行动上,所以生涯教育根本上是一个行为教育问题。行动就要有目标,目标、意义感和自信心会带动行动。目标又从哪里来呢,目标跟兴趣有关,同时,自我效能感对目标也是有贡献。自我效能,就是对特定事物的自信心和结果期待,对学生的兴趣方向也是有帮助。假设要培养自主性强的学生,我们真正要改变的不是开设某一课程,而是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经验,让每个人都在良好氛围中构建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经验,所以生涯教育不是打补丁的教育,不是增加一门课、一个活动的教育,是改变整体教育目标,建构环境而达到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
 
        因此,生涯教育的本质就是获得有效经验,生涯教育是整体教育,每个人的生涯目标都是主观建构,没有外面的人能够赋予,主观建构过程是需要有个人体验与意义感的。中小学阶段树立的远大理想,其实只能是愿景,而不可能是具体目标,因为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核心特征就是去不断地尝试和多元地体验,最后才知道我是谁、我要什么,所以我们不要过早期待在这个时期形成稳固的远大理想,而要鼓励学生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要对特定的事物形成效能感和价值感,从而产生目标、兴趣和行动。
 
        那么,如何做才能成就生涯教育的目标呢?首先加强学科的生涯融合,生涯教育不是心理老师和生涯老师独霸的领地,是整体的教育,学科教学作为高中教育或初中教育学习的主战场,应该成为生涯教育的主阵地,要让学生认识学科对职业发展的意义,要让学生认识学科对应的主要职业和行业,要认识学科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生动故事会成为替代经验。
 
        然后是开设适应新高考的生涯课程。在编生涯课程是应对当下生涯教育,结合高中三年的生活,目标是构建有效的学习经验,当学科的生涯融合刚刚起步,我们的学生对社会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有专门的生涯课程来帮助学生完成高中阶段生涯发展的任务。在高一完成选课的指导,高二能够初步树立个人的理想,尽管这个理想对大部分人来讲将来会发生变化,高三作为学业的定向和指导,满足现实要求。教材是以创造经验为特色,以生涯故事会作为替代经验的建构,以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来建构个人的意义感。从课程体系而言,编写思路不再是过去高校职业教育以人职匹配为基本思路框架,而是以增加学生的有效经验为目标的生涯课程。
 
        最后,除了学科的生涯融合之外,学校还应该重视学科类的选修课与社团体系建设,此逻辑思路是与大学的一些特定专业建立起内在联系为着眼点。中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未来几乎绝大部分的市民人口都要进入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以学科和职业取向为基础的载体,因此,高中就应该建立面向高等教育的桥梁,即在考试科目之外的选修课体系和社团体系,要以学科门类为框架来搭建,以学科兴趣为导向、学科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有能力和兴趣的增长。操作中,真正让学生在选修课中以基础课程为起点,以核心素养提升为教学核心目标,用选修类课程形成个性能力的首个上升平台,然后在选修类课程之上以更有针对性的社团为第二个上升平台,形成学生特有的经验,这些经验和学习成果会被高中“两依据,一参考”中所参考的综合素质测评收录。所申请高校会注意到有特别的学科兴趣、学科素养的学生,而提升录取可能性。
 
        总之,新高考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为根本目的,让学生有选择权,有选择能力,由此需要学校要提供一个宽容优质的学习氛围,提供优质的学习经验,尽可能让每个同学都获得自己的效能感和意义感,形成自己特有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学科教学、生涯课程、选修课体系和社团体系这几个方面来建设全面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