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小目标之外,还有一种感动叫使命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有人问邓公,国内的年轻人飘洋过海,异国求学,走的都是精英,这可是人才流失,到底放不放他们走,邓公轻描淡写地说,几十年后他们会回来的。现在,大量的国内新兴关键学科产业,如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生物基因等领域,带头人都是这些80、90年代留洋归国的才俊。其实,基本每个异国精英学子心中都有强烈的使命与愿景,当祖国强大后,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愿意应召归国效力的。伟人目光如炬,人心奔涌向前。
 
  斗转星移,我们已经快步小跑步入互联网+时代,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诠释着同样的韵脚。站在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用穿越时空的远见力来培养未来的社会中坚。未来已悄然走近,教育信息化的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将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应用提上日程,以育人为本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2020年将全面实施。中国教育制度在60年一个甲子轮回的基础上终于开始出手直面21世界的全球化挑战,对于国信世教研究院这样伴随教育创新大潮而生的刀锋战士,新的30年就在眼前,不禁扪心自问,我们的初心到底在哪里?
 
  在低头风雨兼程的同时,仰望星空,不断坚定内心的选择,让教育创见未来,传导智慧,彰显个性。如此愿景不断激励着研究院的创始人和小伙伴们冲破现有资源的束缚,提升认知,发动创意,强化领导力。究其根源,很多公司士气低迷,战略不清晰,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公司使命与愿景,金钱激励只能是短期动力。前文提到过的战略与组织乘积的赢法则是建立在愿景清晰的基础上的演绎。
 
  凡是有明确答案的选择都是小事情,都是Routine, 这就如同有人说能用钱搞定的事情都不是头等大事,否则就没有缺粮少钱的创新型小公司逆袭的励志故事了。真正的要事都是建立在判断取舍的基础上,因为她背后的根据是对事物的深度洞察和价值取向,而对于面向未来使命的回应永远是在坚持中挺进。正在热播的大剧《剃刀边缘》中的经典台词“有种战斗叫做忍受,有一种胜利来自煎熬”正是此种坚韧态度与取向的真实写照。一家公司成长的基因与底层密码就蕴含在这里,因为她决定了她的稳定成员的事业观。
 
  为什么要工作,从工作中想得到什么,工作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什么才是好工作,金钱与工作的关系,个人成就感与工作的关系等等都是事业观要回答的问题,事业观背后折射的是人生观。如果企业的价值观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她的成员如何找到除金钱与经验值之外的自我激励呢?所以,在个体成员的人生观与事业观不违和的前提下,公司的愿景与个人的事业观一定要紧密相连,争取做到公司成长与个体成长保持同步,这同时也是团队建设的基石。否则总会有一方会做出妥协,要么愿景流于口号标语,要么个体挂印而去。
 
  为了将公司愿景与个人事业观真正渗透到具体的行动中,团队建设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细思间,团建活动中应富于知识升级(知识是有价值观基础的)和认知升级(如重视领导力与创新力的理解升级),活动内容本身应体现动与静,技能与运气,智力与体力的丰富组合,很多精心设计的综艺活动已经给出了部分答案。活动的目标一定要和公司的愿景相匹配,这本身就具备强烈的仪式感和意义感,很多工作之外的交集是很好的润滑剂,让大家停下工作,花时间去更多了解其他团队成员的兴趣才艺和思维方式。研究院的小伙伴们就将植树立碑、徒步拓展和智商怼怂结合起来进行团建,既突出了教育行业的谆谆育人特色,锻炼了意志韧性,使文科思维和理工思维相得益彰,又进行了智商情商的团队PK,成员们收获满满。成功的团建活动中体现出的坦诚相待一定会带来伙伴间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共鸣,对企业使命的强化,使能量倍增,满血复活。(下图为团建活动的精彩分享)



        当公司成长与个人成长紧密相连时,身处愿景所创造的积极文化氛围中,大家才会理解团队成员的1+1是如何大于2的,其本质就是合作大于竞争,信任大于猜忌。无论是在团建还是在现实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理解非常关键,她决定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仅仅是成员之间的互动是不够的,还要有更深层次的高共情力和高敏感度,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价值,共享补位,这样大家内心的创意才会持续奔涌更新,相互驱动成就,从而会惊喜地发现: 神队友越来越多,猪队友越来越少。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