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之长的你如何为未来的必然做准备



                                                       ---裴娣娜教授谈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学校创新教育
(精要版)
裴娣娜
 
       在月初刚结束的《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裴娣娜教授的主旨演讲鞭辟近里,彰显一代老教育家的情怀与远见卓识。她本人非常欣赏此次大会的主题关键词“标准、创新、未来”。主掌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课题项目组,她眼中的未来创新教育的趋势框架可解读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是以课程改革托起选择性教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裴娣娜女士
 
        学校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旨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基础上,来促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这个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包括三个要点: 首先是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改革,课程教学和德育来实现; 其次是突破考试文化的制约,实现学校多样化、个性化办学;最后是构建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学校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我国现有的课程理论框架还没有突破建国初期引进前苏联的理论框架,目前,是国家高考教育制度改革倒逼教育课程架构改革,要通过实践性变革来进一步重新建构学校的课程教学。
 
         以北京八一学校为例,它的办学核心主题是品质教育,育人目标是品德好、品行优、品位高的国际创新人才,其校本教育体系已形成个性化特色。具体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样化的办学体制,例如改革后的学制有6+3+3、5+4+3等几种,通过多样化的办学体制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搭建成材之路; 
 
构建了立体开放的课程结构体系,考虑了选课走班制下的分级课程设置,一贯制及各衔接课程的建设与推动,细选精品校本课程,建立学科课程群,设立综合性大学先修课程和打造基于中高考改革的优势学科组合。尤其是学科的阶梯式和模块式开发,学科门类不是关键问题,重在整合后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例如地理学科课程群,它纵向是四大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和可持续发展,横向三个台阶: 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和挑战课程,纵横交错,搭出了这个课程群;
 
完善了课程制度与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如分层分类和选课走班,还在校内实行了学段制。
 
在裴教授看来,设计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的主要标准有六条:
 
课程要对每个学生的未来负责。
 
课程结构要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乐园。
 
实现自主选择的个性化学习。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育体制。新的教育系统要突破原有行政班的局限,要为学生们搭建自主发展平台,特别是在高中阶段,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价值观是通过群体的实践活动来养成的,应该把人生生涯规划体现在课程上,教材里。学生的生涯规划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学业规划,第二层面是专业规划,第三层面是思想规划,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和别人交往。
 
课程要与素质化和信息化融合。
 
形成中外合作办学格局。
 
        面向未来的课程教育体系的思考框架首先要格局定位,这个定位就是课题组搞了五年的“3力模型”。首先是区域性发展的决策力,是宏观的战略性的思考,依据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需求,来重新规划教育格局;其后是学校的领导力,包括目标与价值系统、育人模式系统、制度与管理、资源整合;第三个是学生的学习力,更是关乎学生的发展。其中,要以学习力作为顶层理念来构建学科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型。
 
学习力是能量的概念,它有三层六要素(见下图) 。从立体角度看来,第一层要素是学生主体,包括知识与经验、架构与反思、意志与进取。第二层要素是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第三层要素是批判与创新。这个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会解释同样一个班的学生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为什么会产生差异, 这是第一次站在学生发展的内在要素角度来剖析,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发展的基础能力,探索学校的发展思路。归结起来,面向未来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是在学习力的高维指导下,体现选择性、研究性、体验性、反思性。
 

学习力模型的层次与要素平面图
裴教授觉得在面向实践的时候有两个问题要关注---学生和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体验来形成问题,比如分层走班和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还有高中课改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要关注教师对课改的感受,课程如不整合,有可能会把老师拖垮。
梦想成就未来,从名校走向卓越,让我们为实现中国的教育梦而奋斗!
(注:根据现场速记内容整理编选,未经本人审阅)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