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与STEAM教育的CP之旅


文/国信世教  心即理

        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过去30年中国历经的波澜壮阔的时代:
 
       中国完成世界最完整、最大规模的制造产业部门及集群建设;
 
        外资企业管理经验的沉淀和本土化人才的溢出效应;
 
        内容文化产业的兴起和知识产权思维在国人头脑中开始真正落地;
 
        代际更迭与消费升级带来的互联网付费习惯的认可……
 
        这背后都不难发现同一关键推手---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中西文化融合(Culture Synergy 在此谨向在90年代初期就积极倡导此理念的笔者导师—中国MBA事业的缔造者尹毅夫教授致敬)的加深。当中国打开国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大家庭后,全球化不再是概念与口号,不仅仅是资本、货物、服务和人才的跨界流动,更是认知体系与观念全方位的传播、碰撞与升级。世界也已经从带有强烈PC互联网时代烙印的消费互联网时代,逐步跨入以移动互联网为利器的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而以STEM/STEAM教育为特征的科技探究式教育理念和方法论诞生的大背景正是美国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提振本国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诞生于工业化时代大规模生产所需的简单分工的知识分科应试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科技与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迅猛的全球化浪潮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强国称雄依靠的正是国家、企业与人才层面的持续领导力与创新力,具备国际视野并兼备领导力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各国的育人目标。
 
       去年12月,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总代表龙永图先生的孙女也去美国留学了的非标题党文章在微信端刷屏了。原因是龙先生一直不太同意送自己的孩子到美国去接受教育,但他的外孙女去美国求学了, 而且那种内在的力量是他都抗拒不了。作为国人中深悟西方世界的名人,此举的深层原因是中国已经到了必须大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阶段,以GDP为代表的硬实力高速增长和以简单模仿变造为特征的成长模式都已难以为继,以龙先生为代表的社会智识人士深切认识到: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时,教育和全民创新将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而增强软实力的核心问题在于,孩子们要以怎样的独立观点来看待世界,看待自己,所以必须走出去,从人格和科技创新角度培养对世界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并付诸行动。
 
         在大洋彼岸,哈佛大学三百多年历史上唯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她的重要演讲中多次提到“认识自我,了解世界”。当年轻人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胸怀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用学习的方式旅行,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带着对陌生国度的思考和理解,年轻人充分自由的接触社会,沉淀自我,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而且,由教育界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在颁布的21世纪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了解世界”作为重要标准提出。
 
        异曲同工之妙在于,同是东西方深具远见力的精英阶层,不约而同地把通过人文与科技角度结合持续提升竞争力放到首位,作为提振软实力先行者的美国早已经把STEAM教育提升到教育哲学和方法论的高度,并在此方向上践行了10余年,其中的深层含义值得认真研究。
 
        现代人面对的世界是复杂的,化繁为简,如果把国际理解放大成一个人成长的格局与眼光,那么首先要建立的是认知信念,因为其直接影响学习能力,否则将在纷繁的世界中迷失自我。百年树人的基础是品格教育,包括关爱、尊重、诚信、责任感、公平、值得信任和公民社会责任等,而这一切的培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更来自自身从真实的世界的参与中感受与化解差异矛盾的冲击,在信息的冲突中获得新知,认识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盲点,与陌生人的交流沟通中培养理解与共情,在孤独中的感悟与灵修,形成清晰的行为和表达方式,这恰如一个人的生活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其伴手工具箱是自由艺术(LIBERAL ARTS)(也有人称作通识教育)的知识支撑,包括语言、逻辑、修辞、计算、审美、历史哲学和想象力等。两者的合体(品格+自由艺术)正反应了STEAM中的A的深刻内涵,其真正培养的方向是深刻洞察硬趋势基础上的领导力的实践与积累,对个性与风格的形成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一个人能走多远还取决于其深度的连接能力,科技素养与教育的高效连接将大大加强改变世界的能力。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深度认知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用科技改变世界。通过各层级的知识的内化,理性而辩证地解构问题,多维度思考、跨学科整合、多角度探究、系统化建构解决方案,努力创造新物种,这难道不是STEAM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吗? 
 
        科技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固定可循的知识,而是在于获得这些知识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创新,例如编程与大数据正是人类跨界利用IT、数学、统计和专业学科,面对虚拟世界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而STEAM教育的实施路径反映的正是学科跨界与教育创新的关系。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是逆向思维,其内涵不是简单对论述观点进行负向思考,而是要克服直觉,考虑之前为人忽视的思考维度,突破常识,利用发散式思考,刺激想象力,拓展新维度,找到新的突破点。正如李笑来老师的生动表述,单个维度,大家比拼长度;两个维度,大家比拼面积;三个维度以上,大家拼的是体积容量。最终体现从科学基础规律框架出发,不断拓展高效技能,进阶探究方法,以想象力与好奇心为驱动,最终达到研发级创新的高度。
 
      例如,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研究素养而设立的斯坦福大学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中学联动实验室项目就是极好的范例。





   
以研学方式走进斯坦福大学国家生命科学实验室,与即将被提名诺贝尔奖的顶级科学家近身学习
 
        这一切,从微观而言,以思考为起点,解决问题为导向,崇尚创新,是帮助年轻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从中观行业而言,是用中西融合的教育体系彰显以个性化自主发展为核心的成长路径;就未来而言,是帮助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宏图大业。
 

新闻动态